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敬請關注的AGI & SAM 14SS



 倫敦時尚界近年人材輩出,時裝新貴的名字,大家又記得多少個呢? 個人認為AGI & SAM也是很值得大家去留意的品牌,在香港的名氣雖不響亮(但D-Mop也早已有售),但西方時尚界別卻對它愈見重視,最近就和TOPMAN合作生產了一季的合作系列,反應不錯。

   AGI AND SAM FOR TOPMAN

AGI & SAM,為兩位設計師Agi Mdumulla 和 Sam Cotton名字的合稱,主攻男裝,以玩printed起家,故剪裁不是他們的強項,圖案的印刷技術卻處理得頗為到家,單單新一季的14 SS Collection,就用上數種圖紋形理各不同的pattern作主打,那兩個藍色或綠色碎花拼合純白而成的Long Sleeve T-shirt和長褲,更是筆者的心水之作。
Sam Cotton & Agi Mdumulla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時勢造英雄 KTZ 14SS


Kokon To Zai(即日語「古今東西」音譯)是時裝界的黎耀祥,出道十數年,由藉藉無名

到於倫敦Greek Street 闖蕩多年時,其間又賣唱片又賣服裝,成為地下時裝界頗有

後,近年終於得以走入主流時尚世界,由「地下」升回「地面」,受那些

知後覺卻總是扮成先知先覺的潮流人所愛戴(這類茂喱香港特別多)時勢造英雄,由非

主流躍升到主流,商業角度上故然值得欣喜,但前衞的藝術家卻未必喜歡這樣,原因

在早前的時裝、音樂、商業文化(下)一文下也提及過矣。

今季的KTZ主腦人Marjan Pejoski 和Koji Maruyama大玩神秘主義,造型上刻意的披披

搭搭,頭巾斗蓬的加以運用,為系列添上蒼茫的中東民族風情,再配以各國國旗的圖

案,很有軍事風的意味。

而以古典世界地圖作pattern的設計雖然新潮吸引,但如照辦煮碗仿傚上圖的模特兒般

full gear以「地圖王」的姿態著出街的話,也真是很考穿衣者的搭配功力和膽量,

然「打散」來著的話卻是個折衷的好方法。

當然,個人認為最最最吸引的還是那些以銀器銀片堆砌而為的立體圖騰和裝飾,雖然

是舊酒新瓶之舉,卻又真是KTZ最厲害之一招必殺技,絶對是Marjan 和 Koji苦煉多年

的降龍十八掌,runway中結尾那model身穿的該件鍋釘式銀器biker,更是今季倫敦男時

裝周中不可多得的焦點作品。 







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相對從良的J.W ANDERSON SS14



雖知道要向主流社會或舊傳統進行抗爭和提出反動,從來就是一件很花時間和心力的難事,中間的改革路途上充滿鮮血和受盡千夫所指,更是在所難免。而縱然是鋼鐵般的超人,在這條改革之路上偶爾來一個小休,緩衝一下這個戰斗得焦頭爛額的身心,也要頗有需要的。

上述的情況用來形容新一季的男裝J.W ANDERSON,委實是再確切不過,上季AW13那個女性化到極點的MENSWEAR COLLECTION,在設計的領域上故然前衞無比,驚為天人。但從商業、自我經營的角度上看卻真是很和自己過不去,雖然尚有和TOPSHOP聯名合作的系列推出(易穿易襯的系列~),使那喜歡J.W卻仍然是「正常人」的顧客有衫可買,但整體上近半年批評J.W的聲音無疑增多了,也是事實,雖然個人對他的尊愛卻是有爭無減(他根本就是新一代時裝界的革命英雄)。

所以相較於上季對傳統男裝慨念之大規模硬性進擊,SS14的ANDERSON 就採取較溫和的態度對待之,他向來所推崇的改革核心--不平衡結構和兩性模糊化,今個系列均有採納,不過只是以相對親民大眾化的方法處理之,蝴蝶結和肚兜式剪裁的背心或透視裝,以J.W的程度而言算是初階級的女裝男著,稍為前衞者也應該可以吃得消(其實保守和循規蹈矩人又怎麼會喜歡J.W ANDERSON呢?),而不規則剪裁縱然運用得並不鮮明,但表現出來的意境也總算高遠,有著一種靜態的吸引力。

不過,未知是否因為筆者帶有主觀的偏執,總覺得新一季的J.W很有Miuccia Prada和Rick Owens之風尚,Riccardo Tisci和Chalayan的也有少許,不過這也不打緊,反正同樣喜歡就是了。

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

時裝、音樂、商業文化(下)


上次提到快餐式時裝對音樂文化與形象之「害」除了它們其致敬的態度有問題之外,市場定位方面的缺失也是顯而易見,今文則針對這個問題探討之。

有很多搖滾樂團和人物,都是以「先驅者」之姿態橫空出世的,他們抗拒甚至討厭主流,崇尚偏鋒、前衞。他們樂於見到自己成為小眾口味,只為小數「識貨」的高品味者服務和創作,這本就是他們嚮往和幸福的生活。 


但殘酷的商業世界卻不容許他們擁抱這個小小的夢想,當他們憑藉優秀的作品而在小眾人群之中獲得了成功和名聲以後,他們就勢必身不由己地走向大眾、走向主流、走向商業,成為世人所擁戴的偶像(但大家有否想過他們會否喜歡自己成為主流世界的偶像嗎?),如此以後,他們卻住往受成名之所累而不堪厭力,透過濫物去麻醉自己,以自殺的方式解脫自我。

所以,主流的商業音樂世界和時裝世界的而且確可以使到這些藝術家快速地名利雙收,但對不起呢!這些藝術家卻正正是最討厭在主流世界打滖或和主流商業人打交道的人,即使是對於樂迷、他們的粉絲,只要是粉絲們是一群受主流思潮所影響的「主流人」,個人也不見得這些藝術家們會喜歡你(看看Jim Morrison當年是為何毆打那些「愛戴」他的歌迷吧!而NIRVANA的各團員也一再強調Smells Like Teen Spirit從來就不是他們喜歡的作品。)

因此那些「幫助」他們成名的生意人和盲目的粉絲們,正當你們以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對偶像「無私奉獻」之時候,你們的偶像卻真是「多得你唔少」,真是被你害得雞毛鴨血了!當然,這裏所講的藝術家,是指那群前衞的先鋒人和鑒空者,例如近年所流行的韓國等偶像派藝人是不會 亦難以計算在內的。


上述這樣的道理,就明顯地解釋了快餐式時裝在市場定位上對於音樂人的毒害是什麼矣,一群形象偏鋒而前衞的人,卻無時無刻都要出現在最不偏鋒的時裝店裏,以最不前衞的姿態受商人所賣,受客人所買,自身形象被賣買雙方蹂躪得體無完膚之時,卻鮮有話語權去阻止事件的發生和發展。

偏鋒、前衞的人,因為才華之所累,而最終失去繼續成為偏鋒、前衞者之身分,連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之基本人權和選擇權也要被剝奪,不無唏噓的同時也反映了主流商業世界之膚淺和害人之處。單純是時裝設計師的界別中,這樣的例子亦是多不勝數,如Maison Martin Margiela本人、Helmut Lang本人 和Christopher Decarnin等等。